飲食文化城市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間故事戲劇文化
首頁 文化民族文化

狗年說狗 民間關于狗的傳說

2018-03-02 15:58:00作者:匿名第一星座網(wǎng)

  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,在長期的馴化過程中,人類與狗逐漸建立起友好的關系,狗則以忠誠來回報,故有說法認為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,那么在2018農(nóng)歷戊戌狗年之際,就讓民族文化為你盤點,我國民間關于狗的傳說。

關于狗的傳說

  在長期馴化的過程中,人類對狗傾注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,使得人們對于狗有著特殊的感情。而狗則始終是人們身邊一位沉默的跟隨者,默默無聞,但總是能出現(xiàn)在人最需要它的地方。也因如此,狗自古就有忠誠的美名。

  古代對于狗的評價,以“義犬說”影響最大,屢有義犬救主、義犬伸冤、義犬報恩等傳奇故事見諸文學作品與民間傳說。

  《續(xù)搜神記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:晉代有個姓楊的后生,養(yǎng)了一條狗,他與這狗出入相隨,形影不離。一次,他喝醉了酒,路過一片沼澤地,躺到草地上就睡著了。時逢野火燎原,風勢正盛。狗驚恐大叫,可是這后生酣睡不起。狗情急生智,跳到了水里,帶上一身水,灑在了后生所臥的草地上。這樣反復多次,周圍的草變得濕漉漉,這后生也避免了一場災禍,而狗卻因之累死了。

  唐人《集異記》亦云:有個叫柳超的朝官,因犯了王法,被貶到江水,隨從只有二奴一狗。兩個奴才圖謀不軌,想謀害主人,竊資逃走。狗得知內(nèi)情,便咬死了兩個奴才,保全了主人。

  在滿族的傳說中,狗是少年努爾哈赤的救命恩人:明軍追殺努爾哈赤,努爾哈赤又饑又渴,昏倒在草野。明軍放火想燒死他,而狗卻蘸水滅了火,救了努爾哈赤。

  《晉書·陸機傳》載:陸機羈寓京師,與家人久無書信來往,他思家心切,請求自己馴養(yǎng)的一條名叫黃耳的狗幫忙。狗搖尾允肯,遂修書系于狗項。狗尋路南走,將書信送回家,隨后又帶回了家里的消息。

  類似的故事不勝枚舉。從這些記載者與傳說者那欣賞的筆觸中,我們看到了人們對狗品格的褒揚。中國人喜歡狗,就是喜歡狗的這種品格。宋朝李至的《呈修史錢侍郎桃花犬歌》說得很明白:“宮中有犬桃花名,絳繒圍頸懸金鈴。先皇為愛馴且異,指顧之間知上意……”在皇帝眼里,這條皇家花犬簡直比大忠臣還要忠誠。

  不過,對自己忠誠的狗當然是誰都會欣賞。如果這個忠誠對象換做了別人甚至是自己的敵人,狗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就改變了。人們通常會對自家的“狗”寵愛有加,對別家的“狗”則討厭無比。

  于是,“走狗”、“看門狗”或“狗腿子”成了送給某些人的“帽子”,更有甚者,謾罵之言也與狗發(fā)生了關系,諸如“狗娘養(yǎng)的”、“狗頭軍師”、“狗血噴頭”、“狗仗人勢”、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”等。在這里,狗的忠誠變成了奴相,為人所鄙視。

  不過,這并沒有影響民間百姓對狗的寵愛。過去在農(nóng)村,男孩以狗為乳名者頗多,如狗剩、狗娃、狗蛋之類,漢代大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小名即叫“犬子”,古人有時也謙稱自己的兒子為“犬子”。那么,古人為什么要用犬名?為何謙稱“犬子”?其實在這一極普通的民俗中,蘊含著原始圖騰的意味。

  從前生育成活率低下,孩子夭折者甚多,故以犬名“利于成長”。原始人為了獲得圖騰神的保護,往往利用文身、頭飾、衣著等手段,把自己打扮成圖騰物的模樣,以求獲得圖騰神的認可。取名“犬子”,無疑與此同出一轍。

  其實,不僅在我國,在世界各地,狗的忠誠都贏得了人們廣泛的喜愛和尊敬。一則猶太神話故事告訴我們:牧羊犬看見蛇在牧羊人食物中下毒,便發(fā)出吠叫警告,但牧羊人并沒有意識到,欲拿起食物吃。犬為救助牧羊人,搶先吞下食物中毒而死。為了表示感謝,牧羊人給犬建立了一座墓碑。

  為紀念義犬而修建墓碑之類的建筑物,這似乎是許多國家通用的做法。比如說貴族寵物犬死后,時常能得到主人為其立碑的待遇。在一些國家,有許多寵物墓地,表達了主人對寵物的一片深情。

展開閱讀
八字合婚八字精批十年大運測終生運
2024甲辰年十二生肖運程(完整版)

熱門推薦

姓名配對測終生運測事業(yè)運合婚配對命格精批2024生肖運

綜合測試

生日密碼
生辰八字
稱骨骨重
前世今生
生肖查詢
生命靈數(shù)
黃道吉日
公歷換農(nóng)歷
農(nóng)歷轉公歷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