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文化城市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間故事戲劇文化
首頁 文化民族文化

好玩有趣 盤點山西十大民俗

2018-05-30 15:18:00作者:匿名第一星座網(wǎng)

 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積淀,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多民族共榮,造就了許多數(shù)不清的傳統(tǒng)民俗,像是精致的剪紙,洪亮的民歌、好聽的戲曲和好看的秧歌等等,一直從我們中國古代流傳至今,可謂是源遠流長。那么就讓山西文化為你介紹,網(wǎng)友評選的山西十大民俗之一。

剪紙

  剪紙
  民間剪紙在山西是一種很普遍的群眾藝術,剪紙就是這樣一種扎根民眾之間,與人民生活緊密關聯(lián),為千家萬戶增色添喜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。代代相傳,年深月久,逐漸形成一套在審美意味上、藝術表現(xiàn)上較為完整、成熟的程序。

民間社火

  民間社火
  山西民間社火是中國傳統(tǒng)大年,也就是農(nóng)歷春節(jié)期間的民間自演自娛活動,其由來已久、源自上古時期人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。社,即 土地神;火為火祖,是傳說中的火神。由此民間產(chǎn)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,并且年年歲歲流傳至今。

威風鑼鼓

  威風鑼鼓
  威風鑼鼓是古老的傳統(tǒng)民間藝術形式,這種鑼鼓演奏形式開始于堯、舜時代,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。威風鑼鼓古樸典雅、純正健美,蘊藏著強烈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,是中國鼓樂的經(jīng)典,具有形態(tài)、音響、樂曲、表演四方面的美學特征。在歷史的發(fā)展中,吸取不同時代鼓樂藝術的精華,終于發(fā)展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氣勢磅礴,慷慨激昂,粗獷豪放,威武雄壯的“天下第一鼓”。

民歌

  民歌
  我國民歌有著悠久的傳統(tǒng),遠在原始社會里,我們的祖先在狩獵、搬運、祭祀、娛神、儀式、求偶等活動中開始了他們的歌唱。而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《唐風》和《魏風》,大都是產(chǎn)生在山西地區(qū)的古老民歌。

戲曲

  戲曲
  山西是中國戲曲的搖籃。元曲四大家之中三人都是山西人:《竇娥冤》作者關漢卿、《倩女離魂》的作者鄭光祖、《墻頭馬上》的作者白樸。山西至今還保存有賽社也要唱戲,宗祠祭祖要唱戲,天旱祈雨也要唱戲,消災免病、晚年得子等等。還要唱“還愿”戲。

炕圍畫

  炕圍畫
  炕圍畫,亦稱墻圍畫、墻圍,在我國北方較流行,作為山西地方文化中一支地域性很強的造型藝術形式,是壁畫、建筑彩繪、年畫的復合體。呂梁地區(qū)、晉東南地區(qū)、晉中地區(qū)、忻州地區(qū)、雁北地區(qū)均有分布,其中尤以原平、代縣的炕圍畫最為著名??粐嫐v史悠久,絢麗多彩,影響深遠。2008年,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名錄。

刺繡

  刺繡
  古代稱之為針繡,是用繡針引彩線,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,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。古代稱“黹”、“針黹”。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,故屬于"女紅"的一個重要部分。刺繡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,中國的手工刺繡工藝,已經(jīng)有2000多年歷史了。據(jù)《尚書》載,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,就規(guī)定“衣畫而裳繡”。

平陽木版年畫

  平陽木版年畫
  平陽木版年畫是山西省的傳統(tǒng)民俗工藝品。起源于古代山西河東路的平陽府(今臨汾市),自宋、金到明代、清代年間,流傳甚廣。宋代,自畢升發(fā)明活字排版印刷后,中國的雕版印刷事業(yè)出現(xiàn)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。北宋滅亡時,金人以汴梁擄遷至平陽去的刻工與書版作為基礎,使這一帶的印刷業(yè)得到發(fā)展。平陽,成為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。

面塑

  面塑
  山西民間面塑源于先秦,而成型于漢代的中國節(jié)日風俗,是人類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積淀物。春節(jié)是人們對物候歷法認識上的一個關鍵節(jié)日,所以對春節(jié)的祭祀活動顯得尤其隆重,精美的面塑隨著人們的心理需求應運而生,并成為節(jié)日的一種重要表現(xiàn)形式。

祁太秧歌

  祁太秧歌
  祁太秧歌是一種山西省晉中市祁縣、太谷縣以及周邊縣市的民間戲曲藝術。屬于晉中盆地民間自編自演的小曲、雜說、歌舞、戲曲的綜合體藝術。它以農(nóng)村生活故事、民間習俗、傳聞軟事等為題材,以優(yōu)美的曲調(diào)和表演形式,真實地反映人民生活。因此,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。

展開閱讀
八字合婚八字精批十年大運測終生運
2024甲辰年十二生肖運程(完整版)

熱門推薦

姓名配對測終生運測事業(yè)運合婚配對命格精批2024生肖運

綜合測試

生日密碼
生辰八字
稱骨骨重
前世今生
生肖查詢
生命靈數(shù)
黃道吉日
公歷換農(nóng)歷
農(nóng)歷轉公歷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