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文化城市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間故事戲劇文化
首頁 文化民族文化

惠東客家民居特點及其民俗風(fēng)情

2016-08-08 13:54:00作者:匿名第一星座網(wǎng)

客家民居

  三月清明節(jié),惠東大多數(shù)客家人都有祭拜祖先的習(xí)慣,到了八月十五,客家人也有祭拜祖先的,稱“撿金”或“曬骨頭”,高潭一帶、吉隆一帶稱這些祭祖活動為“春秋兩祭”。

  “四月八桃仔亂散咬”(隨便咬),有的家庭這天要買葵扇,曰“潑小人”。四月初八這天,種果的農(nóng)民視這天的天氣來斷水果是否豐收,如下很大的雨,水果收獲也不多了。

  五月端陽節(jié),大多數(shù)客家人要裹粽仔,高潭及部分山區(qū)習(xí)慣用銅盆或其它盆蒸粄,稱堿水粄,蒸好后想吃多少切多少,沾蜂蜜或白糖吃,家里還要買些如石昌符、艾葉、茅根、桃葉、旺草等插在門上,買幾條蚊香掛在門邊上。

  七月十四鬼節(jié),八月十五中秋節(jié),食月餅賞月光,山區(qū)人還喜歡唱山歌。九九重陽十月朝,“十月朝,糍粑碌碌燒”,新糯開鐮做糍粑慰勞自己及家人。

  十一月的冬至節(jié)也稱過冬,客家人歷來有“冬大過年”之說,農(nóng)村人和城鎮(zhèn)居民都習(xí)慣備辦祭品祭拜祖先,有的還做糯米粄、糯米湯圓,用雞湯煮蘿卜粄稱“包冬”。

  惠東客家故事,歷史長留的有譚公爺傳說,胡亞乙敗家精和廖坤玉的傳說等,譚公祖廟就在九龍峰。九龍峰,客家人愛稱“尖筆庵”。譚公仙圣原名譚德,生于1337年,是大嶺鎮(zhèn)純客家村大布村人,他13歲時在尖筆峰山下的得道亭得道成仙后,他機智勇敢的故事至今還在傳說,如“番缸、燒腳骨、稔葉變魚、甘茶救人、伏虎訓(xùn)蛇”等家喻戶曉。

  譚公得道后,龍峰祖廟600多年來香火不衰,譚公神像在泰國、新加坡、香港到處供擺。每年的年三十晚,香客從香港、珠海、深圳等地趕來譚公祖廟上“頭柱香”。

  九龍峰祖?zhèn)髁?xí)俗每四年舉行一次廟會(俗稱打醮),方圓八百里信男善女、海外華僑都前來赴會。其活動有朝拜、放生、唱戲,連續(xù)七天七夜,如2001年的譚公廟會就接待香客游人35萬人之多,現(xiàn)在,九龍峰廟會已被評定為廣東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。

你可能也喜歡:
神話般的山村建筑,客家民居有哪些特點
客家民居的優(yōu)點,現(xiàn)代人享受不到的
客家民居和傣家土樓各有什么特點
深圳客家民居的特色與風(fēng)格

展開閱讀
共有2條信息2/2首頁上一頁12
八字合婚八字精批十年大運測終生運
2024甲辰年十二生肖運程(完整版)

熱門推薦

姓名配對測終生運測事業(yè)運合婚配對命格精批2024生肖運

綜合測試

生日密碼
稱骨骨重
前世今生
生肖查詢
生命靈數(shù)
黃道吉日
公歷換農(nóng)歷
農(nóng)歷轉(zhuǎn)公歷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