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文化城市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間故事戲劇文化
首頁 文化飲食文化

你所不知道的清代宮廷宴

2015-02-12 16:55:00作者:匿名第一星座網

  我們都知道,在中國的封建社會當中,國家就是帝王的天下,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,身居于巍峨的皇宮和瑰麗的皇家花園之中的帝王。那么,大家都知道,清代的宮廷宴是非常豐盛的,那么,大家知不知道清代宮廷宴文化呢?
  接下來,就讓我們一起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!

你所不知道的清代宮廷宴

  《詩經》中講: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?!痹谥袊饨ㄉ鐣?,國家就是帝王的家天下。在長達兩千余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,身居于巍峨的皇宮和瑰麗的皇家花園之中的帝王,不僅在政治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,在飲食的占有上也凌駕于千萬人之上。因此,帝王擁有最大的物質享受。他們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役使天下名廚,集聚天下美味。宮廷飲膳憑借御內最精美珍奇的上乘原料,運用當時最好的烹調條件,在悅目、福口、怡神、示尊、健身、益壽等原則指導下,創(chuàng)造了無與倫比的精美肴饌,充分顯示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科技水準和文化色彩。

 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,它繼承并推進了中國古代高度發(fā)展的封建經濟,總結并汲取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光輝成就,尤其是宮廷筵宴規(guī)模不斷擴大,烹調技藝水平不斷提高,把中國古代皇室宮廷飲食發(fā)展到了登峰造極、嘆為觀止的地步。

  清宮的飲食檔案,詳細記載著筵宴名稱、飲食人員、時間、地點、食品種類、座次排列、餐桌餐具、桌張規(guī)格、席間音樂、進餐程序,以及飲食品種來源、流水賬目、食品賞賜、赴宴衣著等十分豐富的項目內容,透過這浩繁的史料可以使我們對清代宮廷宴有個大致了解。

  一、種類繁多各有名目清宮筵宴種類繁多,各有名目,但又并非隨意舉行。我們知道,清朝是以滿洲貴族集團為統(tǒng)治核心的封建王朝。清入關前,其先世盛行“牛頭宴”、“漁獵宴”,這些宴會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,表現(xiàn)出強烈的漁獵生活特色。
  入關后,清朝統(tǒng)治者在學習漢制,沿用明代宮廷宴例之時,又將本民族的筵宴形式融于其中。順治元年皇極殿之定鼎宴,是清入關后的第一次大宴。嗣后,順治年間又設冬至宴、大婚宴等。為了宣揚皇帝的“恩榮”和“威儀”,尚有殿試傳臚次日宴于禮部的“恩榮宴”;皇帝經筵禮成,宴于文華殿的“經筵宴”;臨雍禮成,宴于禮部的“臨雍宴”。如遇大軍凱旋歸來,王公大臣、欽命大將軍及從征將士,皆按次為序,行酒進饌,此為凱旋宴。為了鼓勵和表彰儒臣翰林等官員,每當欽命編修實錄、圣訓之期,必在禮部賞宴總裁以下各官,到時群臣朝服預宴,行禮如儀,此為“修書宴”。專門招待文臣學士的,有每年春三月文華殿之“經筵宴”,宴后均賞“紅綾餅”,這是承襲唐代之制??滴跄觊g,清宮宴開始有所改革,入關前之元日宴,已“改燔炙為肴羹,去銀器,王以下進肴羹,筵席有差”,這些都反映了清宮宴正在逐漸漢化。

  此外,宗室筵宴,以及皇帝登基、皇帝大婚、皇帝“萬壽”、皇后“千秋”、皇子大婚、公主下嫁等等,都要舉行筵宴。每年元旦、上元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陽、冬至、除夕等節(jié),清宮均在乾清宮等處設宴,筵宴九卿六部、滿漢大臣、諸藩使節(jié)。

  太和殿筵宴原設宴桌210席,用羊100只,酒100瓶,乾隆四十五年(公元1780年)裁減宴席為19席、羊18只、酒18瓶。嘉慶、道光朝以后,太和殿筵宴的桌張,根據實際情況又有所增減。

  康乾盛世時,更首創(chuàng)中國古代社會之最大的“千叟宴”。千叟宴是清宮少有的大宴之一,這也是各種筵席中舉行得最少的一種,僅康熙、乾隆兩朝時舉行過四次,但較其他宴會場面最盛、規(guī)模最大、準備最久、耗費最巨。

  二、美食紛呈燕樂縈繞一次宮廷宴,就是一次人間美味的盛展。
  宮廷宴伊始,手捧著一道道佳肴妙饌的侍膳太監(jiān),從各路魚貫而來,匯集到筵宴大殿。將美饌擺在千百張筵桌上,宛若天女散花,蔚為壯觀!

  乾隆朝時,在皇帝的金龍大宴桌上,擺滿漢族南北名肴和滿、蒙、維、回美食。那上面,燕窩口蘑鍋燒雞、紅白鴨子、鹿筋拆肉、膾銀絲是漢族北方名菜;酒燉八寶鴨子、冬筍口蘑雞、龍須馓子、蘇州糕等為漢族江南菜點;鹿尾醬、燒狍肉、敖爾布哈(奶餅)、塞勒卷(脊骨面食)等為滿洲肴饌;額思克森、烏珠穆泌全羊、喀爾喀燒羊、西爾占(肉糜)等是蒙古名食;谷倫杞、滴非雅則、薩拉克里也等是維吾爾族名菜,粗略統(tǒng)計,品種竟達上千種。

  道光以后,清宮宴漢菜日漸增多,且席面上多有吉祥字樣的拼擺。光緒皇帝大婚時,宴席上已見“龍鳳呈祥”字樣。慈禧過壽,席面上出現(xiàn)“萬壽無疆”字樣。清宮的元旦宴,席面上可見“三陽開泰”字樣。有誰曉得,這些字,竟是以一絲絲瑩潔名貴的燕窩拼擺而成,可謂豪華至極!

  清代,凡宮中的重大筵宴,均有音樂、歌舞助興,以烘托氣氛。據《嘯亭雜錄》記述:“國家肇興東土,舊俗所沿,有喜起、慶隆二舞。凡大宴享,選侍衛(wèi)之狷捷者十人,咸一品朝服,舞于庭除,歌者豹皮褂貂帽,用國語奏歌,皆敷陳國家開創(chuàng)之事。樂工吹簫擊鼓以和,舞者應節(jié)和拍,頗有古人起舞之意,謂之喜起舞。又于庭外丹陛間,作虎豹異獸形,扮八大人騎禺馬作逐射狀,頗沿古人儺禮之意,謂之慶隆舞。”在這里,“國語”系指滿語,要用它來在席間歌詠舞蹈,以助其興。

  喜起舞畢,“吹笳人員進殿”奏蒙古樂曲,接著掌儀司官員,“引朝鮮、回部各擲倒伎人,金川番子番童等,陳百戲”,表演雜技,這時筵宴進入高潮,然后鳴鞭奏樂,皇帝還宮,眾皆出,宴畢。在宮中元旦(正月初一日)舉行太和殿筵宴的次日,即正月初二日或每逢皇太后的生日壽辰時,在慈寧宮中也要舉行類似的筵宴。

  當時所呈現(xiàn)出的一派歌舞升平景象,體現(xiàn)了清宮筵宴中濃郁的封建文化色彩。

  您可能也喜歡:
  飲食文化:西藏飲食禮儀
  飲食文化:德國飲食文化
  飲食文化:北京小吃的來歷
  飲食文化:北京全聚德烤鴨文化

展開閱讀
共有2條信息1/212下一頁尾頁
八字合婚八字精批十年大運測終生運
2024甲辰年十二生肖運程(完整版)

熱門推薦

姓名配對測終生運測事業(yè)運合婚配對命格精批2024生肖運

綜合測試

生日密碼
生辰八字
稱骨骨重
前世今生
生肖查詢
生命靈數
黃道吉日
公歷換農歷
農歷轉公歷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