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文化遺產之福建土樓
2015-02-10 17:34:00作者:匿名第一星座網
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,它具有獨特的建筑特色,它憑借著自己的稀有,走向了全世界。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漳州南靖、華安、龍巖永定等地區(qū),它產生于宋元時期,成熟于明末、清代和國民時期,而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土樓皆在永定。
那么,城市文化中,福建土樓有著怎樣的文化呢?現(xiàn)在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!
建筑特色:
福建土樓的造型、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,俗稱“生土樓”。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筑材料,摻上細沙、石灰、竹片、木條等,經過反復揉、舂、壓建造而成。樓頂覆以火燒瓦蓋,經久不損。土樓高可達四五層,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。
土木結合、外閉內敞、規(guī)模宏大、造型優(yōu)美、品類多樣、就地取材、構思精巧、聚族而居等是土樓建筑的主要特征。其獨特的建設形式、高超的工程技術和豐富的文化內涵、眾多家庭聚族而居于一樓的均等居住形式,使之不同于世界其他任何建筑,可謂天下一絕。
福建土樓主要有三種典型風格,就是五鳳樓、方樓、圓寨。從整體看,以三堂屋為中心的五鳳樓含有明確的主次意識,可以肯定,它是漢族文化發(fā)源地的黃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續(xù)發(fā)展,在其群體組合中,只有軸線末端的上堂屋(主廳)采用了堅厚的夯土承重墻。
方樓的布局同五鳳樓相近,但其堅厚土墻從上堂屋擴大到整體外圍,十分明顯的是,防御性大大加強。圓寨,僅就名稱而言,已表現(xiàn)出2大特性,一方面,在圓形建筑物中,三堂屋已經隱藏,尊卑主次嚴重削弱;另一方面,寨就是堡壘,它的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,儼然成為極有效的準軍事工程。
福建土樓建筑具有充分的經濟性,良好的堅固性,奇妙的物理性,突出的防御性,獨特的藝術性等多種優(yōu)越性。因為建筑奇特,20世紀80年代,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、漳州市南靖縣的土樓被美國人誤以為是蘑菇狀的核武設備。
殊不知這獨一無二、從宋元時期就已經產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,早在第一枚原子彈蘑菇云騰云駕霧之前,就已經在閩西、閩西南這塊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數個世紀了。
土樓布局:
福建土樓布局合理,與黃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筑極為相似。從外部環(huán)境來看,注重選擇向陽避風、臨水近路的地方作為樓址,以利于生活、生產。樓址大多坐北朝南,左有流水,右有道路,前有池塘,后有丘陵;樓址忌逆勢,忌坐南朝北,忌前高后低,忌正對山坑(以免沖射)。樓址后山較高,則樓建得高一些或離山稍遠一些,既可避風防潮,又能使樓、山配置和諧。
既依據上述3個方面選擇樓址,又善于利用斜坡、臺地等特殊地段構筑形式多樣的土樓,乃至發(fā)展為參差錯落、層次分明、蔚為壯觀、頗具山區(qū)建筑特色的土樓群,如永定初溪土樓群、南靖田螺坑土樓群。這些講究,無疑與地質地理學、生態(tài)學、景觀學、建筑學、倫理學、美學都有密切關系,換言之,與中原傳統(tǒng)文化有密切關系。
從土樓建筑本身來看,福建土樓的布局絕大多數具備以下三個特點:
?。?)中軸線鮮明,殿堂式圍屋、五鳳樓、府第式方樓、方形樓等尤為突出。廳堂、主樓、大門都建在中軸線上,橫屋和附屬建筑分布在左右兩側,整體兩邊對稱極為嚴格。圓樓亦相同,大門、中心大廳、后廳都置于中軸線上。
(2)以廳堂為核心。樓樓有廳堂,且有主廳。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,以院落為中心進行群體組合。即使是圓樓,主廳的位置亦十分突出。
?。?)廊道貫通全樓,可謂四通八達。但類似集慶樓這樣的小單元式、各戶自成一體、互不相通、樓梯最多的土樓為數極個別。
基本分類:
圓樓
在舊時被當地人稱為圓寨,至今一些年代較為久遠的圓樓仍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圓寨。圓樓的共同特點是:大門、祖堂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軸線上,兩邊的建筑對稱,這與其他種類的土樓相同。多環(huán)同心圓樓外高內低,樓中有樓,環(huán)環(huán)相套,祖堂設于樓中心,環(huán)與環(huán)之間以天井相隔,以廊道相通,而且廊道均與祖堂相連,只有一環(huán)的圓樓祖堂則設于正對樓大門的后側廳堂(又稱上廳)。
圓樓的外環(huán)(主樓)呈圓形狀,以厚實堅固的生土墻承重,其土墻依層次升高而逐漸減少厚度,底層1米多至2米,頂層厚0.4米至0.8米,樓層越高、直徑越大的圓樓土墻也就越厚。多環(huán)同心圓樓的第二環(huán)以內的墻體均用青磚或土坯磚砌成,因為這樣既可以節(jié)省空間又可以適應內部結構靈活多變的需要,同時也無需像外環(huán)那樣突出防衛(wèi)功能,何況其承重遠比外環(huán)小。樓內其他附屬建筑如廚房、浴室等墻體也使用同類材料。
方樓
數量居各種類型土樓之冠。從外觀看,四周高墻聳立,四角規(guī)整,呈封閉式,防衛(wèi)功能十分突出。但仔細觀察,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它們有的四周高度相等,更多的是前低后高,即后向比前向與兩側高,與兩側屋頂形成半層或一層樓高的錯落,前者為懸山頂,后者為重檐歇山頂。方形土樓除了大小各不相同之外,其內部布局、結構由于受樓主需求、生活習慣、地理環(huán)境等不同因素的影響,也有程度不同的差異。
長方形樓
主樓的平面,呈“口”字長方形的占絕大多數,呈“日”字形或“目”字形的為數甚少。后者中間的樓層與緊密相連的樓層等高,有的略低于主樓?!叭铡弊中螛腔蛭挥谥虚g的樓、“目”字形樓左右兩側的樓,一般系后人擴建的。新樓、老樓融為一體,既節(jié)省了用地、擴大了居住空間,又保持了全樓整體的統(tǒng)一。
更能體現(xiàn)整個家族的高度團結。這兩種土樓的樓內均設置若干個門相通,而且正面也設置大門供樓主進出,可謂四通八達。但“目”字形樓兩側正面的大門比中間原有的正面大門稍小,并且兩門對稱,既顯示主次分明,又美觀規(guī)整。
你可能也喜歡;
【城市文化】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
【城市文化】福建特色文化知識大全
【城市文化】黑龍江文化知識大全
【城市文化】湖南文化知識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