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文化城市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間故事戲劇文化
首頁 文化民族文化

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有哪些?琴棋書畫少不了

2016-02-05 14:33:00作者:匿名第一星座網

  琴棋書畫,本來說的是琴瑟、圍棋、書法、繪畫色彩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,又稱雅人四好。在中國民族文化發(fā)展的歷史進程中,“琴棋書畫”可以說是一串璀璨的明珠,悅耳明目,修身養(yǎng)性,古之先賢大圣參哲悟理,治國理政,亦從中獲取裨益。那么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來了解一下吧。

琴

  傳統(tǒng)文化之:琴瑟
  據(jù)文獻記載,伏羲發(fā)明琴瑟。琴瑟均由梧桐木制成,帶有空腔,絲繩為弦。琴初為五弦,后改為七弦。瑟二十五弦。由弦數(shù)可知瑟的體積比琴大。琴瑟的主要區(qū)別在于演奏的場合不同。琴用于在貴賓面前彈撥,客人不說話,全神貫注地看彈琴和聽琴聲。這是正式的音樂會場合。瑟用于背景音樂的彈奏。瑟被置于屏風后面,客人圍著桌案坐,在音樂聲中邊閑談、邊吃喝。這是社交性場合。

  當然,琴與瑟可以聯(lián)合起來演奏,琴在臺前,面對賓客。瑟在臺后。琴離客人近,瑟離客人遠。琴師或是主人,或是美女。瑟師則可以是老年男子。琴瑟開彈前,先有鼓點聲,以示引導。古人發(fā)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順暢陰陽之氣和純潔人心。所以琴瑟的發(fā)明時間是發(fā)明地點在伏羲之都,今河南省淮陽市。

  古琴,亦稱瑤琴、玉琴、七弦琴,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,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,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。本世紀初才被稱作“古琴”。關于琴的創(chuàng)制者,文獻有“昔伏羲作琴”、“神農作琴”、“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”等說法,可以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。

  《詩經·關雎》有“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”,《詩經·小雅》亦有:“琴瑟擊鼓,以御田祖”等記載。2010年12月4日,一張北宋皇帝宋徽宗御制的“松石間意”琴在保利五周年秋季拍賣會的古董珍玩夜場上以1.3664億元人民幣成交,創(chuàng)造了樂器拍賣的世界紀錄。

棋

  傳統(tǒng)文化之:圍棋
  弈單指圍棋,而博指六博棋。班固《弈詣》里有“博行于世而弈獨絕”的記載?!睹献樱孀诱戮渖稀氛f道:今夫弈之為數(shù),小數(shù)也。不專心致志,則不得也。弈秋,通國之善弈者也。使弈秋誨二人弈,其一人專心致志,惟弈秋之為聽。一人雖聽之,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,思援弓繳而射之,雖與俱學,弗若之矣。為是其智弗若歟,曰非然也。圍棋為策略性二人棋類游戲,使用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棋子進行對弈。

  圍棋起源于中國古代。推測起源時間為大約公元前6世紀。傳說堯的兒子丹朱頑劣,堯發(fā)明圍棋以教育丹朱,陶冶其性情。圍棋的最早可靠記載見于春秋時期的《左傳》。戰(zhàn)國時期的弈秋是見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?!捌濉笔侵竾?,古稱“碁”,下圍棋稱為“對弈”、“弈”,棋子分黑白兩色,規(guī)則簡單而變化無窮,體現(xiàn)出鮮明的中國文化思想精髓。

  華夏族原創(chuàng)文化,春秋時期的文獻中即有記載……圍棋博大精深,玄妙無窮,絕非人的智慧所能參透。作為神留給人的文化,千古以來,多少帝王將相、文人雅士,市井布衣樂此不疲,也演繹出多少傳奇佳話、美文詩賦、乃至兵書演算法、治國方略,成為中華文明史上一朵絢麗的奇葩。

  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“六博棋”是人們十分喜愛的娛樂活動。直到漢代的文帝、景帝、武帝、昭帝、宣帝都很喜愛博戲。西漢時朝廷里設有博侍詔官,善博的人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地位并受到人們的尊敬。漢代還出現(xiàn)了專門研究博術的人和著作。南越王博物館有一副“六博棋”的藏品。

  六博棋亦稱博戲或陸博,出現(xiàn)在春秋戰(zhàn)國以前,《楚辭·招魂》中記載了六博棋的形制和比賽方法:“蓖蔽象棋,有六簿些。曹并進,遒相迫些。成梟而牟,呼五白些?!逼渲械摹傲尽北闶橇┢?。

  書法是漢字文化圈里獨有的藝術形態(tài)。書法產生于漢字發(fā)明之后。據(jù)文獻記載,漢字是由黃帝的史官倉頡發(fā)明的。漢字發(fā)明的可能地點有三個:山東日照兩城鎮(zhèn)、曲阜、河南的新鄭,最有可能是曲阜。因此,漢字書法作為一門藝術,必然出現(xiàn)在中原地區(qū)。

您可能也喜歡:
北京文化十大特色你知道多少?
河姆渡人的陶器:生活與藝術的原始結合
河姆渡的房屋特點,看原始社會的智慧
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:河姆渡是母系社會嗎

展開閱讀
共有2條信息1/212下一頁尾頁
八字合婚八字精批十年大運測終生運
2024甲辰年十二生肖運程(完整版)

熱門推薦

姓名配對測終生運測事業(yè)運合婚配對命格精批2024生肖運

綜合測試

生日密碼
生辰八字
稱骨骨重
前世今生
生肖查詢
生命靈數(shù)
黃道吉日
公歷換農歷
農歷轉公歷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