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文化城市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間故事戲劇文化
首頁 文化飲食文化

詳解:山東飲食文化傳統(tǒng)民俗

2015-02-04 16:34:00作者:匿名第一星座網(wǎng)

山東飲食文化傳統(tǒng)民俗

  食制
  一、日常生活食制
  山東各地通行一日三餐,一餐稱“一頓”,俗話“一天三頓飯”。三餐各有名,各地稱呼不同。早餐,又稱早飯、早起飯、朝飯、頭晌飯;午餐,又稱午飯、晌午飯、晌飯、喝晌等;晚餐,又稱晚飯、夜飯、黑夜飯、下黑飯、后晌飯、喝湯等。
  農(nóng)村不少地方,在秋收秋種之后春耕生產(chǎn)之前的一段時間里,改行一日兩餐制,俗稱“兩頓飯”。吃飯稱“吃”,稱“喝”、稱“啖”(轉為“殆”音)。
  正餐之間的間食叫“墊補”,叫“搬嘴”、“搬零食”;零食叫“零嘴”。
  飲食的安排,各地也都形成一些慣例。例如,魯西南許多地方喝早茶,起床頭一件事即沖茶啜飲,膠東農(nóng)村則早飯、晚飯必備稀粥。

  二、禮儀往來的飲食慣制
  農(nóng)村走親訪友多當日去當日還,主家待客以午餐為主,午餐過后不多時,客人告辭,主家必再備一餐,餐后始送行,名為“二道飯”。也有客人一進門即設一餐者,則合為“三道飯”。通??腿诉M門,先招待以荷包雞蛋,不算一餐,名為“燒水喝”。
  宴席坐次、格局,各地差異甚大。魯東地方,農(nóng)民家宴多設在炕上,用炕桌(亦稱小桌),桌上置案盤。向外方位之左為首位,右為次,余依次遞推,最末席坐炕下;若用方桌,亦仿此次序。飯菜設置,普通為四盤炒菜,四碟小菜;豐盛則八盤子八碗。鄄城有“三八席”,全席二十四盤菜,有的再加四大盤,名為“四大件”。鄒平地方“四大件”是指一種盛宴形式,整個席分兩節(jié):第一節(jié)上盤菜,四熱四冷,四葷四素,四鮮四干,每次上四盤共上六次,之后揩桌面;第二節(jié)上四大件(皆為海珍品),一個大件跟著一個中碗、四個小碗,分四次上完,最后幾大碗吃飯。煙臺地方有四一六席、四二八席、四六席、四四席、四四八席、四六八席、四八八席、四八席、四十席、四三六四席、四二八六席、四四八二席、四二八四席、十大碗席、十二紅席、十二席、十二八席、雙十二席、十三碗席、兩頭堵席、流水席、半桌頭席種種名目。例如:四一六席為四冷葷、一大件、六行件;四六八席為四冷葷、六盤、八碗;兩頭堵席為兩大件、十八行件;流水席為四冷葷、二十件、一碗湯。
  梁山地方,遇有喪事,全村人都來幫忙也都來吃飯,“一家發(fā)喪,全村蓋鍋”。菜多為蘿卜、白菜、粉條、丸子幾種,一批吃完,另一批再來,形如流水,因名“流水席”。
  蓬萊沿海漁村,遇連續(xù)刮風時日,無法出海打漁,漁民備簡單菜肴互請喝酒,名為“過陰天”。
  半桌頭席為四干果碟、四水果碟、四南果碟、四冷葷碟、兩大件、八小碗,中間隔兩道點心。近年流行的八仙過海席為八大海碗或八葷八素一湯,或八盤八碗,八大八小(件)。魯西南各地則時興大盆大碗。近年通行四菜一湯、八菜二湯等式。
  上菜的順序,放置的位置,亦各有規(guī)矩。如昆崳山區(qū)宴客,菜肴不稱“個”,也不稱“盤”,稱“些”,通常分“八些”與“十六些”兩種。席間重魚,上魚有定序,“八些”之席,第四“些”為魚,“十六些”之席,第八“些”為魚。魚必全尾,端來以肚對主客,諺稱“頭朝北,肚朝客”,上魚之前滿斟酒,食魚必干杯,過此則可隨便。萊陽宴席忌“十些”,因“十些”為祭死人格式。上菜的順序為一雞、二筍、三魚、四肥肉,最末一菜忌上雞蛋。萊西的規(guī)矩是“魚不獻背,鴨不獻掌,雞不獻頭”,“仰雞、臥鴨、魚橫擺,昂首垂尾腹朝上”。陽谷一帶根據(jù)客人身份獻魚,“文腹武背”,魚頭一律朝東,叫做“魚歸大?!?。
  敬酒敬菜的禮節(jié),更是多種多樣。從前宴客只黃白二酒,用酒壺燙來熱飲,近年則白酒、黃酒、果酒、啤酒并用,少有熱飲者,酒壺亦少見,多數(shù)即瓶斟酒。為客斟酒叫“長”、叫“滿上”。鄉(xiāng)中酒令多為猜拳。一飲一杯叫“干”,半杯叫“二開”、依次有“三開”、“四開”。敬人酒自己先喝,叫“先飲為敬”。又有地方飲必雙杯,道是雙杯吉利。魯西南地方,往往置大碗于席上,斟滿喝盡,然后依次豪飲,號為“推磨”。酒酣時,摻魚湯于酒中,此舉一出則座客必是爛醉方休,否則就“瞧不起哥們”了。此風流傳很久,且又根深蒂固,如今當?shù)匮缈碗m從新式,但必先取小碗盛酒,作“推磨”之式,然后再換時新酒具、時新飲法。肥城一帶,飲酒至酣暢時,傾魚湯于酒中,興起新高潮,名為“魚頭湯”。敬客菜肴,名叫“布菜”,各地規(guī)矩不同,甚至有相悖者。例如,膠東西部敬客,主人有先摳魚眼敬于客前的風俗,被敬人若客氣,叫“高看一眼”,又以筷夾此魚眼往魚上一抹,意為“大家吃”,一來一往成一小小喜劇儀式。但在膠東東部,摳魚眼是砸席逐客之舉,可以使人怒火中燒。還有通行全省的一條規(guī)矩是“客不翻魚”。
  孔府宴席名目、規(guī)矩繁多,有家宴、喜宴、壽宴、便宴、如意宴等。家宴用于平日招待親朋;喜宴又分上馬宴、下馬宴、花宴、公婆宴,用于婚禮場合;壽宴是為衍圣公和他的夫人、尊長祝壽而設;便宴為至親好友、詩文聚會所用,比較隨便。宴席肴饌有頭菜、大菜、行菜、飯菜、面點、果品等類別。孔府宴席沿襲古風古制,座位安排講究“奉席如橋衡,所奉席頭,令左昂右低?!嬗惺孜??!毕娌贾糜惺孜?,咸先淡后,濃先薄后,無湯者先,有湯者后。孔府最低檔次的宴席是給仆人吃的,席設在上院,搭天棚,鋪席,席地而坐,席有十碗菜,稱為“十大碗”,赴宴則名“坐席”。
  食物禮品的贈答往來,山東各地風行。日常家中做好飯,出鍋即有持以贈送親戚鄰舍的,此種往來,俗語謂“三碗兩碗面”。

  三、特殊的飲食慣制
  供神供祖的飯菜酒,一般忌雙數(shù),菜用三碗或五碗,餑餑用三摞(一摞五個,底下正放三個,上面先倒放一個,再正放一個),撈飯(俗稱“圣飯”,米不全熟)三碗,筷子豎插飯上。有用面做豬頭、做豬為供的,當是昔時殺豬辦祭的遺風,酒祭以壺盛,祭時灑地上。
  各地在各種節(jié)日和某些季節(jié)、場合都有一些集體吃飯的習俗。如“乞巧飯”,濰縣每到農(nóng)歷七月七日,閨閣中之少女各出米麥等,共做飯,于是日黎明食之,七人一組,謂之“乞巧飯”。這種少女集體吃飯的習慣,山東其他地方也有,季節(jié)不盡相同,有在正月十六的,有在清明的,有在七月七的,但統(tǒng)叫“吃巧巧飯”。又如吃會,榮成縣龍須島一帶,從前每到農(nóng)歷三月三日,必有“吃會”之舉。各村中有船有網(wǎng)的人家,推出一戶于當天中午,備下干飯、湯菜,全村老少都來赴會。會址或設在備飯人的院里,或設在海邊“網(wǎng)鋪”周近。屆時村村吃會,熱鬧非凡。吃公飯,臨清地方每年農(nóng)歷六月二十四日,有“吃公飯”的習俗。前數(shù)日,村中即有人出面操辦,挨戶請人參與,籌麥、籌錢,請先生管帳、管伙,請廚師做飯菜、辦酒席,選總理安排地點,派人到各處借桌、借椅、借板凳、借桿、借席,動手搭棚。至期,各家各戶報了名的人,一天不再勞動,興高采烈地到指定地點吃公飯。傳說這一天是“關二爺”的生日,大家吃公飯演的就是“桃園三結義”的故事。
  “打平伙”,流行于魯南各地的聚餐形式,一般在秋冬季舉行。在滕州,因打平伙多是喝羊肉湯,所以又叫“吃全羊”或叫“算羊份子”。公推“伙頭”湊錢買羊,由“伙頭”主持宰殺烹制,夜晚眾人自攜碗筷、煎餅,“伙頭”按人分配,集體就地吃喝,殺羊、燒鍋的按古俗分得羊頭、羊肚等雜碎。微山湖區(qū)婦女打平伙的方法是,平日每人各出幾枚雞蛋或鴨蛋,結成雞蛋社或鴨蛋社,通過借貸生息,積有一定數(shù)目即擇日割肉打酒吃喝。
  各地還都有一些拾取野物在野外掘地燒烤食用的。膠東名叫“燒窯”,魯南則稱“焐窯子”。

  您可能也喜歡:
  全面解析:多神教的文化歷史
  解析:無神論的存在主義
  城市文化:淺談廈門民俗文化
  【城市文化】四川文化特色是什么?

展開閱讀
共有9條信息8/9首頁上一頁12...6789下一頁尾頁
八字合婚八字精批十年大運測終生運
2024甲辰年十二生肖運程(完整版)

熱門推薦

姓名配對測終生運測事業(yè)運合婚配對命格精批2024生肖運

綜合測試

生日密碼
生辰八字
稱骨骨重
前世今生
生肖查詢
生命靈數(shù)
黃道吉日
公歷換農(nóng)歷
農(nóng)歷轉公歷
返回頂部